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公告 > 行业资讯 > 检测标准落后 问题汽油变身合格汽油

检测标准落后 问题汽油变身合格汽油

发布日期:2013-04-07

   “熄火门”事件爆出之后,广西也爆出了“问题汽油”事件。不少车主反映,在当地加油站加油后,汽车会出现发动机无力甚至熄火等故障。据有关专家分析,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主们所加的汽油是一种化工调和油。有人士称,这种调和油掺杂了催化剂和化工产品,其中过多的胶质导致汽车出现故障。

  “问题汽油”事件爆出之后,当地有关部门并未详细披露其来源。以贵州某执法部门公布的调查结果为参考,当地93#汽油抽样检测结果显示,油品符合国家车用汽油标准。而中石化公司也随即表示,公司油品在历次油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全部合格,截至目前他们没有接到一起因油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有效投诉,经营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。

  照理说,揪出“问题汽油”的始作俑者并非什么难事,按照消费者的投诉从加油站查起,顺藤摸瓜一路追溯到供应链上游,总能水落石出。如果相关部门仅仅因为一个“符合标准”的结论,便将调查偃旗息鼓,未免有敷衍塞责之嫌。只要问题依旧摆在那儿,消费者内心还有疑虑,相关部门就必须调查出一个可以令公众信服的结论。

  同样,通过汽油出现的问题,我们有必要对所谓的“国家标准”进行一个重新的审视与判定。显然,现有的国家标准存在着巨大漏洞,无法有效地甄别出化工调和油的种种危害。据了解,这些能够通过国家标准检测的“问题汽油”中,未洗胶质含量高于《世界燃油规范》的规定数倍,且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。如果“国家标准”与“世界标准”的差距得不到改变,指望中国油品拥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
  在这起信任危机当中,中石化一如既往地宣称自身的油品不存在任何问题。称自身内部的检测标准,比国家检测标准更全面。但这种自说自话的辩白,根本无法彻底消除公众对其油品质量的疑虑。

  一桶“问题汽油”的背后,暴露出相关部门监管缺位、检测标准落后、垄断企业独占话语权等数不清的问题。要想杜绝“问题汽油”的出现,必须根除这些深层次的弊端。只有打破垄断格局,加强法规监管,才能让石油行业摆脱乱象缠身。

新闻来源:中国消费网